來源:新材料在線|
發表時間:2016-07-22
點擊:11054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交通大學化學系,當時隸屬于交大自然科學學院,徐名材教授任第一任系主任。幾經波折,1997年,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正式成立。
學院現設化學系、化學工程與技術系和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三個系,以及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精細化工研究所、流變學研究所、手性化學與技術研究所、電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所、平野材料創新研究所和動力電池材料研究所等七個研究所,學院設有分析測試中心和基礎教學實驗中心,以及“電氣絕緣與熱老化”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和上海交通大學-日立化成研究開發中心。學院的學科布局完整,擁有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應用化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以及應用化學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兩個本科招生專業,其中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是上海市重點學科。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及研究人員110名,其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學歷,80%以上具有海外學歷或研修經歷;正高職稱36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雙聘院士2名,中組部千人計劃講座教授1名,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名,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名,何梁何利獎獲得者2名,中科院百人計劃獲得者2名,教育部新世紀(跨世紀)人才13名。
學院擁有近二萬平方米的實驗大樓和逾6500萬元的儀器設備,為教學與科學研究提供了優越的實驗條件和基地。
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材料化學,無機納米材料及手性介孔材料,超分子化學,金屬有機化學,手性配體的合成及不對稱催化反應,生物分析化學與代謝化學,分子模擬與計算化學,重原子體系的量子化學方法與應用,密度泛函理論的方法與應用,高分子自組裝,光、電、磁、醫等各種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與應用,聚合物流變學,橡塑加工與制品,高分子復合材料,高分子反應加工改性等,電化學工程與儲能電池技術,催化反應工程和新能源化工,精細化學品的合成,綠色化學工藝,金屬防腐與防護技術開發,環境保護和綜合利用等。
根據國際權威分析評價工具ESI發布的數據,上海交通大學化學進入全球前1%學科行列;據英國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公司公布的2012年世界大學排名之學科排名,我?;瘜W和化學工程與技術兩學科,均進入全球TOP100。
歷任系主任和院長為徐名材、潘承圻、陸寶淦、沈溯明、梁普、裘維裕、蘇元復、孫璧媃、徐祥銘、唐小真、印杰、路慶華和陳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