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材料在線|
發表時間:2016-07-22
點擊:4
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創建于1952年,時名“四川化學工業學院”,由中國化工教育先驅張洪沅先生、張銓先生和徐僖先生等一批知名專家教授整合當時的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華西大學、川南工專、重華學院、西南農學院、樂山技專、川北大學、西南工專、西昌技專等十所高校的化工系科所組建而成,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兩所化工高等院校之一。學院先后經歷了四川化學工業學院、成都工學院時期、成都科技大學時期、四川聯合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等發展階段。
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下設化學工程系、過程裝備與安全工程系、制藥與生物工程系、冶金工程系、國家工科基礎課程化學教學基地、化學工程設計研究所和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擁有“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化工過程機械”和“有色金屬冶金”四個四川省重點學科;具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六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三個博士自主招生專業: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化工過程機械、應用化學、生物化工、工業催化、制藥工程、化工安全工程與技術、化學冶金和材料技術;有化學工藝等十一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制藥工程、冶金工程、安全工程等六個本科專業;有化學工程、動力工程、生物工程、制藥工程、安全工程、冶金工程等六個工程碩士招生領域。
化工學院擁有一流的學科平臺,有教育部磷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加工工程研究中心、首批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先進磷化工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以及“過濾和分離”、“多相流傳質與化學反應工程”、“制藥工程與技術”和“磷化學與工程”等四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中心“川大—甕福磷化工工程技術中心”;有教學實驗大樓22000多平方米。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191人,兼職/特聘院士5人,杰出教授1人,“千人計劃”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四川大學杰出教授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人才”8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四川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人,享有國務院政府津貼1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8人,教授47人,在職博士生導師33人,副教授55人;有在校學生近2722人,其中本科生1655人,碩博士研究生677人,工程碩士390余人。
化工學院建立了從化工基礎研究到工程應用轉化、從化工工藝開發到化工設備設計的一體化科研體系。化工學院的基礎研究集中瞄準學科前沿,在多相流傳遞過程、反應工程、膜科學與分離工程、分子計算化學與反應動力學模擬、冶金工程與設計、生物柴油與可再生能源、等離子化工、構型反應裝置與催化劑工程、電子材料、低碳技術、化工過程裝備等領域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團隊。近5年,學院共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計劃2項、重大項目1項、培育項目1項、杰青1項、教育部創新團隊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3項、優青1項、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面上基金33項,并獲得了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973”計劃等多項基金支持;累計發表SCI/EI論文1000余篇。
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攻關項目及部(省)級科研項目7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發明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億利達科學技術獎1項,有發明專利200余項。2010-2015年,到校科研經費累計近4.5億元。
6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秉承著張洪沅先生“立足基礎、面向工業、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杰出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方定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傅依備院士,有美國發明家學會院士、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Fellow、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環境與分子科學首席科學家、華盛頓州立大學化工系杰出教授王勇博士,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王江平,有2011年度中國首富、深圳海普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李鋰、李鉭夫婦,重慶圣華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維平,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劉一橫……,他們為化學工業和化工高等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