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材料在線|
發表時間:2016-08-23
點擊:4
導讀: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的前輩將他們畢生的知識經驗記錄下來,研讀他們的書籍,我們就能少走很多彎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就會看得更遠!
材料學科錯綜龐雜,更是留下了不少的經典好書。新材料在線小編整理了一些,在此和大家分享。各位材粉們手邊要是有經典的材料類好書,也歡迎舉薦,讓我們共同學習進步吧!
留言方式:好書推薦+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推薦理由
1,基礎類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Science:The Micro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Using Metals as Model Systems》
作者: Mittemeijer, EricJ. ;出版社: Springer ;出版時間:2010-12-21
介紹:是一本經典的材料科學教材。被多家高校引為外文參考書或雙語教材。由著名的材料學家 Eric JanMittemeijer 編撰。內容深入淺出,適合低年級本科生作為入門教材使用。
受眾群體:本科和碩士學生及相關教學人員
作者:R.W. Cahn ;出版社:Pergamon ;出版日期:2001-3-30
介紹:本書作者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Robert W.Cahn 教授。該書范圍涉及所有主要材料類別和幾代材料科學家所關注的主要問題,論述全面、系統。該書寫作風格簡潔明快,清新活潑,具有極大的的可讀性。
受眾群體:該書不僅適合于材料科學工作者,也能使其他讀者產生閱讀興趣。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
作者:(美)Donald R.Askeland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11-01。
介紹:本書是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 第4版的節選本。本書的主要內容:一、原子結構、排列和缺陷以及原子運動;二、材料的力學性能和微觀結構控制;三、主要的工程材料。本書作者 donald askeland 博士在本書里不僅對金屬材料部分的介紹有獨到的見解和非常精彩的闡述,而且對陶瓷、玻璃、高分子、復合材料等領域地作了極為詳盡的描述。本書引入大量現代科技最新發展的成果,比如高溫超導體、新一代數字芯片技術、高密度磁記錄等,這對開拓學生眼界、熟悉相關領域動態、掌握現代工業發展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
受眾群體:本書條理有序,內容豐富,淺顯易懂,十分適合于一般工學院的材料導論或概論類課程。同時,作為節選本,它更適合于材料專業的初級課程,特別是本書材料系本科生的“金屬材料導論”類的課程。
《材料科學基礎》
作者:胡賡祥,蔡洵,戎詠華;出版社:上海交大;出版時間:2001-11
介紹:本書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基礎理論教材,其內容包括:材料的微觀結構,晶體缺陷,原子及分子的運動,材料的范性形變和再結晶,相平衡及相圖,材料的亞穩態,材料的物理特性等,著重于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強調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介紹材料科學領域的新發展,注意應用理論于解決實際問題。
受眾群體:本書內容翔實,邏輯嚴謹,還有專業名詞的英文翻譯,既是材料科學與工程或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用作從事材料研究、生產和使用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材料分析測試方法》
作者:黃新民;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1-1
介紹:該書主要介紹材料的X射線衍射分析、透射電子顯微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和電子探針微區分析,同時簡要介紹了光譜分析、掃描探針顯微鏡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的原理與應用。
受眾群體:本書可以作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為研究生和從事材料科學研究與分析測試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材料性能學》
作者:王從曾;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1-6-6
介紹:全書第一~七章為力學性能,介紹材炎在殂載條件下的力學性能、站擊韌性、斷裂韌性、疲勞性能、磨損性能,以及高溫力學性能等;第八~十二章為物理性能,介紹材料的熱學性能、磁學性能、電學性能、光學性能、壓電及鐵電性能等;第十三、十四章為材料的腐蝕及老化性能。全書突出各種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質影。本書小及知識面寬,信息量大,基礎性強,在敘述方面,深入淺出,清晰易懂。
受眾群體:本書可供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專業或二級學科專業公共專業課教學使用,也可供研究生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量子力學》
作者:曾謹言;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1-1
介紹:該書是作者根據多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和清華大學物理系(基礎科學班)教學與科研工作的經驗而寫成,20世紀80年代初出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物理有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和出國留學生幾乎人手一本。
受眾群體:涉及光電信息材料,應用物理,微觀物理規律研究,核技術方面的研究、半導體的研究的學者。
《汽車輕量化》
作者:(美)邁利克等著;譯者:于京諾等譯;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2-5-1
介紹:該書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用于制造輕量化汽車結構件的先進鋼材,用于制造輕量化動力傳動裝置和汽車結構件的鋁合金、鎂合金,用于制造輕量化汽車結構件的熱塑性材料和熱固性材料;第二部分主要介紹輕質合金的加工工藝、輕量化汽車的連接工藝、回收與壽命周期、抗撞設計等輕量化汽車結構件的設計與制造問題。
受眾群體:該書可以作為汽車輕量化研究人員,汽車設計、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高校車輛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2,工藝類
《材料成型原理》
編者:吳玉森,柳玉起;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09-7-1
介紹:本書介紹了主要的成形方法——液態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塑料注射成型及粉末成形的基本原理方面的內容,同時引入了現代有關的新成果。
受眾群體:本教材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和機械類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生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輕金屬材料加工手冊》
《輕金屬材料加工手冊》編寫組編;出版社: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出版時間:1980-10
介紹:這是一本老書,但是相當經典。內容包含有色金屬的冶煉,板帶箔材、型棒線材鍛壓材料的各類生產技術和實際問題解決。其中的部分技術在目前仍然是主流工業生產的核心技術,非常值得借鑒!
受眾群體:從事輕金屬材料加工的工人,嘗試實踐操作的人。
《金屬學與熱處理(第2版)》
編者:崔忠圻,覃耀春;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3-3-1
介紹:內容包括金屬學、熱處理原理和工藝以及金屬材料三部分,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金屬與合金的晶體結構、金屬與合金的相圖和結晶、塑性變形與再結晶、固態金屬中的擴散和相變的基本理論、強化材料的基本工藝方法以及常用的金屬材料。
受眾群體:號稱金屬材料專業的葵花寶典,材料學子們還不趕緊收藏!
作者:(美)柯伸道 著,閆久春,楊建國,張廣軍 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時間2012-1-1
介紹:本書在美國焊接界具有重要影響,是焊接專業必選的主要教材之一。它從冶金學的角度系統地介紹了金屬材料在焊接熱過程中的物理擴散、化學反應以及形成的晶體結構特征、缺陷特征。在描述熔化焊接工藝過程原理、熱傳導特點和焊接應力、變形規律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金屬焊接冶金過程中的凝固過程、相變過程和部分熔化區的形成及問題,以及典型強化合金的焊接熱影響區的微觀組織及性能。
受眾群體:本書可作為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專業課教材,還可作為焊接與技術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本科生專業課的參考教材,也可供從事焊接技術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焊接結構》
編者:王文先,王東坡,齊芳娟;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8-1
介紹:主要在介紹焊接結構的基本知識,焊接變形與應力的產生機理、影響因素和調控措施的基礎上,對焊接接頭及結構在各種類型載荷作用下的力學行為進行分析和討論,進一步分析典型焊接結構的力學特征及設計要點,并對焊接結構可靠性分析方法進行了介紹。
受眾群體:這是很多學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焊接方向必修課程,適合從事焊接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焊接方向的學士或碩士學習使用。
《金屬和合金中的相變(第3版)》
作者:David A.Porter ; KennethE.Easterling ; Mohamed Y.Sherif ;譯者:陳冷,余永寧;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1-1
介紹:這是一部系統描述金屬和合金中的相變基礎理論和應用的經典著作。主要內容包括熱力學和相圖、擴散、晶體界面和顯微組織、凝固、固態中的擴散型轉變和非擴散型轉變等;還介紹了一些相變研究的最新結果和應用實例,并附有近百道練習題及其全部解答。
受眾群體:適合作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究人員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金屬固態相變教程》
作者:劉宗昌,任慧平,宋義全,趙莉萍;出版社: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1-1
介紹:主要內容包括金屬固態相變的一般規律、奧氏體及其形成、珠光體與共析分解、馬氏體相變與馬氏體、貝氏體轉變與貝氏體、馬氏體的回火轉變、合金的脫溶、相變產物的力學性能等。是一本有自己獨特見解的書,特別是對珠光體轉變更是見解獨到,值得一讀。
受眾群體:可作為高校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同時,可供從事新材料研發、熱處理、冶金、鑄造、鍛壓、焊接、壓力加工、粉末冶金等行業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凝固原理》
作者:庫爾茲(W.Kurz),費希爾(D.J.Fisher);譯者:李建國,胡僑丹;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3-1
介紹:統地介紹了通過凝固形成晶體的基本理論,包括晶體的形核、生長、熱量質量輸運、固液界面形態及其穩定性、溶質再分配以及與此相關的缺陷的形成,并以固溶體、共晶和包晶三種基本合金組織形式為例進行了分析和數學處理。
受眾群體:可作為冶金類、材料類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學習和參考。本書偏重于理論,具有一定深度。
《金屬塑性成形原理》
編者:俞漢清,陳金德;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6-1
介紹:系統地闡述了金屬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和共性問題,較好地反映了塑性成形理論的新發展。全書共分十章,其主要內容包括金屬塑性變形的物理基礎和力學基礎理論、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塑性成形件質量的定性分析、塑性成形力學的求解方法(包括主應力法、滑移線法、上限法、有限元法)、塑性成形過程的物理模擬。
受眾群體:可作為高等學校機械類、材料工程類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生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用書。
《概率斷裂力學與可靠性》
作者:J·M·Provan ;出版社:航空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1989-1-1
介紹:介紹了斷裂敏感結構的有關材料可靠性概率研究,飛機結構的概率損傷容限分析,飛機結構的可靠性課危險性分析,還有飛機結構的耐久性,隨機疲勞裂紋擴展模型等,是航空航天領域的一本非常經典的參考書
受眾群體:本書對航空材料專業的學生和從事航空材料生產應用的技術人員很有參考價值和實際用處。
《Gamma Titanium Aluminide Alloys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Fritz Appel , JonathanDavid Heaton Paul , Michael Oehring ;出版社: Wiley-VCH ;出版日期:2011-10-25
介紹:這第一本完全致力于研究鈦鋁合金基本問題和實際處理應用的技術書。它包括鈦鋁金屬間化合物的結構/性能之間的關系,鈦鋁合金在航空航天等關鍵產業的發展潛力等。
受眾群體:該書可以成為鈦鋁合金的經典教科書,從事Ti Al研究的學者,物理冶金,產品開發和工業企業的人士都可以一讀。
《鈦與鈦合金》
作者:萊茵斯皮特爾斯;譯者:陳振華;出版社: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時間2005-3
介紹:本書是目前國際上有關鈦與鈦合金研究的最新著作。書中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鈦與鈦合金的最新研究成果。內容覆蓋了鈦材料的相關基礎理論,基本性能,制備、加工和成形技術,后續處理技術以及在各種工業領域中的應用等,并對各方面的科學問題進行了精辟的論述。
受眾群體:本書的突出特點是各個章節由來自不同研究機構的專家撰寫。書中附有大量的圖表,數據翔實,對鈦材料的研究具有很強的理論指導意義和很高的參考價值。可供從事鈦材料研制、設計、應用的科研與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Composites Materials Science andApplication》
作者:Deborah D. L. Chung;出版社: Springer;出版時間:2012-5-3
介紹:這本書介紹了一系列復合材料的發展和最新應用,深入淺出,很容易讀。
受眾群體:適合學習復合材料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以作為在航空航天,土木,化學,電氣和材料工程的參考書。
《化學熱力學與耐火材料》
作者:陳肇友;出版社: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05-04-01
介紹:本書結合耐火材料研究、開發、生產與使用闡述了化學熱力學學基礎及其在耐火材料工業中的作用。本書內容包括:熱力學基礎,溶液熱力學,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熱力學,電化學熱力學,表面與界面現象熱力學,耐火氧化物熱力學,含碳耐火材料熱力學,耐火非氧化物及其復合耐火材料熱力學等。在闡述化學熱力學的基礎上盡量舉出與耐火材料研究、開發、生產及使用中有關的例子。
受眾群體:本書對廣大從事耐火材料及無機非金屬與相關專業如冶金、水泥、玻璃、陶瓷、化工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與大專院校學生、研究生、教師在教學、理論結合實際上很有參考價值與實際用處。
《橡膠工業手冊》
編者:游長江,賈德民,曾幸榮;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2-2-1
介紹:該書介紹了生膠、配合劑、混煉膠、硫化膠和骨架材料的化學分析、儀器分析以及物理性能試驗方法與標準
受眾群體:該書內容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系統性,從理論到實際應用,很豐富,是做橡膠產品人必備的。
《Cement Chemistry》
作者:H.F.W. Taylor;出版社:Thomas Telford Ltd; 2nd Revised edition;出版時間:1997-1-1
介紹:一本詳細講述水泥水化進程中發生的各種水化反應、宏觀現象表征以及影響水化反應的因素與條件。
受眾群體:是從事水泥混凝土方面研究的學者和工程師值得一讀的一本書。
《陶瓷導論》
作者:(美)金格瑞,(美)鮑恩,(美)烏爾曼 ;譯者:清華大學新型陶藝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6-1
介紹:本書原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高年級學生及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本書從陶瓷物理與化學的觀點系統闡明了陶瓷材料的組成、結構、制備、性能、應用及其控制的相互關系,對結構缺陷,表面、界面及晶界,相平衡及相變動力學,燒結機理及模型等陶瓷材料的理論基礎進行了系統的論述,是一本內容豐富和比較深入的陶瓷材料科學專著。
受眾群體:本書可供材料科學與工程,特別是陶瓷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科學技術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3D打印 從想象到現實》
作者:胡迪?利普森 (Hod Lipson),爾芭?庫曼 (Melba Kurman);譯者:賽迪研究院專家組;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2013-4-15
介紹:該書向你揭開了3D打印神秘面紗:讓傳統制造瞬間過時,規模經濟的鐵律從此被打破跨越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的鴻溝,一場產品制造和設計的革命即將開始,它將顛覆我們的物理世界。一場產品制造的革命、設計的革命、材料的革命、生物的革命、知識產權的革命即將由3D打印引爆。
受眾群體:如此先進的技術,所有關注新材料的材料人都應該看看。
《混凝土微觀結構、材料與性能》
作者:梅塔,蒙特羅;譯者:覃維祖,王棟民,丁建彤;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9-1
介紹:本書是混凝土大師梅塔的著作,本書從硬化混凝土的微觀結構和性能開始,在隨后的幾章著重介紹了混凝土質材料和混凝土的工藝,最后介紹了混凝土技術、力學和非破壞性試驗方法。每章都以對該章所介紹材料的簡介開始,以加強對所介紹材料理解的自測作為結束。有人推薦說:這一本看透了,混凝土材料就通了。
受眾群體:本書收錄了數百張圖、表格和照片,以直接、簡明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了混凝土的性能、行為和技術,有志在混凝土行業干出事業來的親都應該看看哦!
《Encyclopedia of Smart Materials (智能材料百科全書)》
作者:Mel Schwartz;出版社:Wiley-Interscience;出版日期:2002-03-22
介紹:智能材料百科內容涉及整個智能材料領域,討論了理論,制造,加工,應用程序,全面廣泛地介紹了智能材料的技術本身,日常應用,商業應用以及設計。
受眾群體:該書圖片,表格,線圖,和方程說明全面,適合智能材料領域科學家,化學家,化學工程師,以及學生閱讀參考。
《腐蝕電化學原理》
作者:曹楚南編著;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3-1
介紹:曹楚南院士以清晰的思路、嚴謹的論證、平易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向讀者展示了腐蝕電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實驗技術。
受眾群體:腐蝕工程科技工作者、高等學校腐蝕與防護專業、材料專業、電化學專業的教師和學生閱讀本書,定當受益。
新材料在線獨家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